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建設規劃
(2025~2027年)
一、專業人才市場需求和職業崗位發展調研
2021年12月14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民航“十四五”發展分為恢復期和積蓄期(2021年—2022年),增長期和釋放期(2023年—2025年)分步實施。目標,到“十四五”末👨🏼🦰,運輸機場270個,市地級行政中心60分鐘到運輸機場覆蓋率80%,千萬級以上機場近機位靠橋率達到80%🧑🏼🎄,樞紐機場軌道接入率達到80%🆚,空管年保障航班起降1700萬架次🦦。
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中心城市之一的上海,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未來上海將構建以浦東國際機場為核心的完善的國內國際航線網絡😀,著力打造集散樞紐、門戶樞紐、國內國際中轉樞紐為一體的大型航空復合樞紐🖖🏿,這將為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機遇,也為未來的航空地面設備維修人才提供巨大的市場🤕。
民航強國,人才先行。民航人才發展戰略是以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為核心🂠,以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擴大民航特有專業培養規模。民航事業發展的巨大空間為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可靠的市場需求。
(一)社會發展背景
(1)我國民航業將在“十四五”期間保持高速發展。
《“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中國民航將實現6大發展目標,包括:航空安全水平再上新臺階🧛♀️,綜合保障能力實現新提升,航空服務能力達到新水平,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突破,綠色民航建設呈現新局面🧎♂️,行業治理能力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還提出,與六大發展目標相對應,“十四五”期間,中國民航還將著力構建民航安全⚉、基礎設施、航空服務、綠色發展、戰略支撐和現代化民航治理這六大體系🏋🏿。同時👩🌾,圍繞行業發展的堵點⚀、痛點和難點,確立實施容量挖潛提升、航空運輸便捷🏊🏼♀️⚪️、民航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引領、人才強業和產業協同示範這6大重點工程🩲。
中國民航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增量市場,在未來20年,中國民航將貢獻全球民航最強大的力量🧔🏿♂️。未來中國民航整體的市場容量應該是美國民航的3倍,甚至有可能達到4倍🔂。據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中國民用航空業的發展有如下有利影響因素:
1)民航局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民用機場👌🏻。民航局印發的《關於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民用機場的意見》提出🍤,全面放開民用機場建設和運營市場,創新民用機場建設和運營投融資方式,加大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政策支持❤️🔥,以提升機場服務質量和效率,促進民航行業安全、高效發展。政府對民用機場投資的放開,給了社會資本一個投資的渠道,有利於民用機場的發展🚶♀️➡️。
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民用航空運輸頒證機場已達235個,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有37個。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樞紐機場為中心,省會城市和重點城市區域樞紐機場為骨幹🤴🏻,以及其他幹🧜🏼、支線機場相互配合”的格局🔝🐤。
2)“一帶一路”提供新機遇🩳。“一帶一路”沿線共包括60多個國家,沿線國家總人口約44億人👩👩👦,占全球總人口60%,年生產總值占全球約30%。民航是發展雙邊或多邊關系的重要紐帶,也是國家對外開放的“先行軍”🌶。隨著“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實施與推進,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將呈現新局面👉,這對民航業而言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3)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助力民航業發展。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10年全球科技領域和互聯網行業創新的主要增長點⛵️,智能化將會對民航運行在安全上🧜、經營管理🧓🏻、服務等各個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下民航企業管理的重心將轉移為“數據化的管理”,但目前我們對“數據”僅僅當作統計來運用,還沒有上升到智能化的層面上對這些“數據”進行管理🍧,智能化技術能使民航企業提高管理效率👋🏼,節約成本✫。此外🧛🏻♀️,在服務方面🧑⚕️,在智能化條件下當“深度思維”與“感知智能”的出現,“機器人”開始感知外界🍅,開始看懂🏰、聽懂🧜🏽♂️,並開始能夠做出判斷采取一些行動,“機器人”的服務具有便捷、準確、迅速的特點🌩👱🏿,未來民航業的許多服務方式將由“服務機器人”來代替。諸如自助值機👨🏻🦯、登機♞🐧、甚至安檢等等🥔,自助化服務成為民航服務的主要方式,提高自助化服務的水平👠,可以給旅客帶來更多的便利,也可以帶給旅客更大的滿意度🔽,有利於民航業的發展🪭。
(2)環保將成為我國各行各業的主題。
2018年6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汙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2019年1月,劉炳江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說,2019年將組織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考核評估🤵🏿♀️,督促各地落實重點任務,對空氣質量惡化、大氣汙染防治措施不落實的地區及責任人將進行問責。
(二)行業發展背景
(1)“十四五”期間,航空地面設備的“油改電”戰略將加速推進
采用傳統內燃式底盤的航空地面設備將在全國範圍的機場內逐步退出現役。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事關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事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國務院2018年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民航行業提出了明確要求,加快推進機場場內的航空地面設備“油改電”和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PU)替代工作🫰🏽。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2018年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切實履行民航業生態環保職責,加快推進民航綠色發展👨🏿💻,民航局同年印發《民航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明確了民航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工作思路、主要任務及工作要求,決心以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任務要求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實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各領域、全過程,著力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工作方案》明確了民航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指導思想:民航業要以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實事求是,堅守安全底線,強化規劃引領🤛,以航空地面設備“油改電”和APU替代項目為抓手,不斷推動行業結構性節能減排工作走向深入🧘🏿,堅決完成《三年行動計劃》任務要求。
《工作方案》指出😨,力爭經過3年努力,達到“機場場內運行電動化水平顯著提升,協同減少機場場內噪音和排放,明顯改善機場場內空氣質量和工作環境”的目標。具體來說,“油改電”項目的實施範圍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京津冀及其周邊🔐、長三角和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內機場,以及非重點區域2017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以上機場;APU替代項目實施範圍為2017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以上機場。
《工作方案》明確要求,機場會同有關單位要在滿足民航機場設備技術標準和相關管理規定的前提下,加快航空地面設備結構升級,推廣使用新能源設備和車輛,完善場內充電設施服務體系建設,創新商業運營模式;航空公司飛機在機場廊橋停靠期間主要使用APU替代設施💆🏿,提高APU替代設施使用率,完善運行管理程序🎟🧜🏿♀️;要不斷提升行業結構性節能環保工作系統性👩🏼🦳、協同性、整體性,加快建立健全協同聯動機製,相關單位建立聯合工作組,商定工作機製,協商確定用電收費標準,積極推進新技術應用⏰,加強與設備生產製造方協作。
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自2018年10月1日起,除了消防🤦🏿、救護、除冰雪🧜、加油設備(車輛)及無新能源產品設備(車輛)外🧋,重點區域機場新增或更新場內用設備(車輛)應100%使用新能源設備(車輛),在用的“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柴油設備(車輛)應實現100%尾氣達標改造,不再引進汽柴油設備(車輛)📖。其他區域機場新增或更新的場內設備(車輛)中,新能源設備(車輛)占比應不低於50%❇️📮,新增或更新場內汽柴油設備(車輛)必須達到“國四”及以上標準📢,在用的“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柴油設備(車輛)應實現100%尾氣達標改造。
據了解,自“十二五”以來💆🏽♀️,民航局大力推進APU專項及“油改電”試點。目前🚓,行業內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以上機場廊橋已基本安裝APU替代設施🤵🏻♂️,使用率不斷提升。
(2)航空地面設備智能化、網聯化全面推進
2019年6月⛏,民航局提出🤾🏻♂️:新時代民航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推進以“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為核心的“四型機場”建設,著力打造集內在品質和外在品位於一體的現代化民用機場❔,註重質量、效率、效益的質優式發展。其中,智慧機場是推進“四型機場”建設的關鍵支撐和實施路徑。
智慧機場定義🧑🏻🍳: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機場無人化、智能化管理和運行,提高機場運行安全和效率。智慧機場建設的關鍵之一💊:智慧機坪🍩。智慧機坪運行場景主要包括民航特種車輛自動行駛、自動進出機位、自動對接飛機完成航班保障作業🍖。
民航局2019《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指出:2020 年是四型機場建設的頂層設計階段🥏🙎🏼♀️,明確建設目標、任務和路徑🥗♻️。2021 年到 2030 年是四型機場建設的全面推進階段。2031 年到 2035 年是四型機場建設的深化提升階段。
民航局2019《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還指出🪰:建設智慧機場,推動轉型升級。
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數字化🚮:加快北鬥導航在機場自動化作業🦦🙇🏽、精準定位等領域的應用👆。逐步推進各項設施全面物聯💽,使狀態可感知💆🏻♀️、數據可獲取,為實現網絡協同🍈、智慧運行創造條件🦵🏿。
民航局《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應用路線圖(2021-2025年)》指出: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是通過搭載先進傳感器💒、控製器等裝置🛍,運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製等自動駕駛功能,在機場區域內運行和保障作業的新一代機場設備。
依據國內🏃♀️➡️、國際相關標準,無人駕駛技術按自動化程度區分為6個等級(L0至L5,有關分級表見附件1),分別為應急輔助、部分駕駛輔助、組合駕駛輔助🪶、有條件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機場無人駕駛設備專指具備高度自動駕駛(L4)和完全自動駕駛(L5)功能的設備🪅。
應用推廣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是貫徹民航智慧發展主線的具體體現,是推進四型機場建設的有效舉措,是建設多領域民航強國的實現路徑。機場無人駕駛設備的應用是為平安機場建設提供重要保障,是有效預防人因失誤、違規作業,解決機坪刮碰👩🏼💼、防範跑道侵入等不安全事件的有效手段📷;是為綠色機場建設提供重要工具,是優化地面保障效率、提高設備協同運行🧍、減少資源消耗的實踐;是為智慧機場建設搭建重要場景,是提高機場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實現民航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典型應用;是為人文機場建設形成重要驅動🥧,是提高航空器地面運行效率🌕,改善機坪人員作業環境,提高旅客出行體驗和增強員工幸福感的新落腳點。
民航局《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應用路線圖(2021-2025年)》還指出🈷️🤦♀️:
發展願景:以“ 應用為主🏊🏿♀️、質效提升、運行創新💚、全面驗證、國際引領” 為目標🍗,全面構建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技術驗證、示範應用和運行管理規則體系,充分發揮機場自身資源優勢,建立機坪運行🧟、地面保障少人化、無人化操作模式,形成民航機場設備無人駕駛技術儲備積累,在全球率先建立民航無人駕駛設備運行規則及標準體系,打造交通領域無人駕駛技術應用的示範標桿。
通過無人駕駛設備的應用👷🏼♂️,全面增強機坪運行安全技防水平,機坪刮碰、防範跑道侵入等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大幅降低;機場設備能耗全面下降;機場地面保障協同能力整體提高,實現智慧保障、智能調度、精細管理🪜、高效運行,民航安全運行水平🛡、機場員工工作獲得感🖐🏻、旅客出行滿意度全面提升。
階段目標🩵:(一)到2022年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標準規範、檢驗驗證、試點應用和運行管理規則體系基本建成。標準體系框架基本建立📙。科學分類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明確標準製定方向與使用範圍,加強標準跨行業聯合研究,初步建立無人駕駛設備標準體系框架。檢驗驗證路徑明確。將無人駕駛設備納入民用機場專用設備目錄,明確檢驗驗證程序,論證並認定一至兩家檢驗機構;編製普適性的檢測規範;初步形成機場無人駕駛設備分解場景和特定場景驗證方案,完成三至五種非靠機無人駕駛設備的試點驗證工作。開展機場應用試點🈯️。在各地區管理局轄區論證並確定一至兩家機場✍🏻,製定試點應用方案和應急處理預案🧙🏻♀️🫚,穩步推動應用探索🙅🏽。研究平臺初步建立🂠。打造技術積累、管理應用、標準編製的多維度技術研究平臺,在機械設計👮🏿♂️、自動控製、計算機、微電子👱♀️☄️、人工智能、通信網絡、信息處理、車聯網、大數據等交叉領域開展探索研究工作,形成一定的無人駕駛設備的技術、標準、方案儲備⛹️♀️。(二)到2025年機場無人駕駛設備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條管理體系😕,市場應用與技術儲備初見規模🕖👩🦲。標準體系基本健全🫵🏽。動態完善標準規範,發布一批基礎性𓀓🏖、關鍵性標準,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標準體系。檢驗驗證全面覆蓋🤱🏽。打造較為完善的檢驗驗證體系→😉,保證檢驗科目與驗證場景的科學性、有效性,建立覆蓋各類無人駕駛設備的檢驗驗證實施與評估規則。建成一批既有單一特定場景🙎🏿♂️,又有多樣復合場景的檢驗驗證基地與平臺🙍🏿♂️。示範應用全面展開🦶🏻。發展一批機場無人駕駛設備先導應用示範案例,在部分場景實現常態化、規模化應用,成為各交通領域和全球民航示範應用典範。技術儲備形成規模🧑🏽🏭。建成路徑清晰🎪🧑🏽🚒、技術成熟🤹🏼、標準完備🦸🏻♀️⬆️、安全可靠🦸🏽、運行經濟👩🏼🦱、綠色環保的多領域技術融合平臺,實現無人駕駛設備與空間定位、通信導航等技術融合,充分探索智能化、網聯化等多元主體支撐的無人駕駛設備發展路徑。
(3)上海提出2025年躋身智慧機場建設領軍者行列
2021年👩🏼⚖️🍭,上海機場集團在民航業內率先發布其數字化轉型、智慧化發展綱要(2023—2030年)🤾♀️,將“機場大腦”“數字孿生機場”作為推進智慧機場建設的關鍵抓手🤴,實現機場生產運行全業務的態勢感知和全景可視。比如🥐,借 助“機場大腦”👩🏿🌾,浦東機場正探索飛行區動態感知🧛🏽♀️、數字化滑行引導☛、車輛高精度定位🤬、AI智能分析保障節點等應用場景,虹橋機場正開展國內首個民航5G AeroMACS(航空寬帶通信技術)場面應用試點,以實現“飛機、車輛、場道、設施”協同運行👨🏽🔧。上海機場已提出2025年躋身國內智慧機場建設領軍者行列的階段性目標🥀ℹ️。
(三)人才需求背景
(1)隨著中國民航業的快速發展,飛機數量不斷增加✒️,機隊規模日益增大。未來二十年裏👬🏻,我國作為人口大國,航空市場需求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將處於快速增長期,民航機隊規模、機場數量均將持續增加。據民航專家估計,最快到2023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民航第一大國👨🏽🏫💃🏿。按目前每年以400架凈增引進運輸飛機🏺🗾,到2023年將達1600架飛機增量📌,加上2020年現存量4000架🍉,2023年中國民航將達到5600架運輸飛機,成為美國以外的最大的航空市場。
民航運輸業的高速發展帶來了航空地面設備需求的不斷增加🏃。總體而言,飛機數量的增加,將帶來航空地面設備的增加,機場地面設備需求與航空運輸業固定資產投入成正比,而航空地面設備的使用期限一般在6~10年🦹🏼♂️。飛機數量的增加、航班數量的增加、機場的新建和改建,這些都導致了各航空公司和機場的地面設備的新增與更新需求。
據統計🐤,民航全行業每年在航空地面設備上的投入大約在15億元左右,全球每年航空地面設備需求量超過500億元人民幣🎚。在各類航空地面設備中,以特種車輛居多🧝♂️。其設備種類多🤍📁,價格昂貴🛳,操作、維修復雜。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為例🧁,特種車輛的固定資產總值在公司30億固定資產總值中占了一半🌘。航空地面設備的增加↘️,帶來相關專業人才需求的增加。航空地面設備維修是一個專業性強的職業,所涉及的航空地面設備多數是進口設備,並且設備技術更新節奏快,所涉及的專業知識非常廣💔。民航運輸業的高速發展和民航特種車輛專業技術人才的長期不足,為未來的航空地面設備維修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據調研♎️,至2020年全國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人才缺口達1萬人,其中上海人才缺口約200人/年,使得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已成為上海市急需專業🔑。
此外👩🌾,上海區域經濟社會持續轉型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需求。當前👩🏽🚀,上海正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中央對上海改革發展的戰略定位🪩,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為中心,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上海職業教育需要加快完善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一大批適應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素質勞動者和知識型🏌️♀️、發展型技術技能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持續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隨著國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推進,上海及周邊城市群將誕生世界級機場群〽️。作為我國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長三角的機場群建設初具形態,航空運輸業務規模快速擴大,國際和區域航空樞紐初步建成💇♂️💆🏿♀️。自1999年以來的20年間,長三角地區民航機場數從16個增加到23個。預計到2025年,長三角地區的航空運輸機場將達到30個。2018年🧏🏻♀️,長三角23個機場共運送旅客2.5億人次,占華東地區的63.2%👩🏻🦱,占全國的19.6%;共完成貨郵吞吐量569萬噸🤸🏿♂️,占華東地區的83.6%,占全國的35.1%。上海將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各地的空中門戶🤥、亞太地區的航空核心樞紐,最終實現世界航空網絡中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港地位📿。航空公司運量的增長🧝♀️、機場吞吐量的擴容👩🏻🦲、民營航空公司的進入,都帶來了對人才的需求👨🚀。
從人才需求的層次來看,目前中國民航航空地面設備維修人員的緊缺主要體現在結構性缺員上👨🏼🎓,即缺乏具有熟練維修技能和維修管理能力的一線高技能型人才。同時🧗♀️🙇🏿♀️,在對民航華東地區各民航運輸企業以及維修企業的人才需求調查結果來看🪸,具有較高實踐技能的高職層次的學生因其實際動手能力強👨🏼🚀🍒,職業定位準確𓀊,人員穩定性強而受到各用人單位的歡迎。
行業和上海市未來的經濟發展形勢,為高職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前景💠。
(2)智能網聯汽車在技術上與傳統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形成技術斷層,維修人員須掌握計算機科學和軟件工程🙇🏿♀️、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傳感器技術、控製系統工程、通信技術💂🏽♀️、電子和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人機交互等方面的知識👨👩👧🫴🏿。這些前沿信息知識非短期在職培訓所能掌握🍴。智能網聯汽車維修崗位對知識與技能的高要求使絕大部分現有人員不能承擔有一定深度智能網聯汽車維修工作。而無論是現有的民航特種車輛維修人員還是民用智能網聯汽車維修人員,均無法通過短期在職培訓掌握足夠深度的智能網聯汽車維修知識👩🏽🎤。
基於上述原因,智能網聯汽車維修人才出現一定程度的斷層🔳。
二、專業發展現狀
(一)專業發展基本情況
在上述背景下,應行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必一体育登录自2014年開始開設了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的前身——民航特種車輛維修專業,2016年根據國家教委的規定將專業名稱正式改為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必要的基本文化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良好職業素養、具備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從事航空地面設備維修、操作和生產第一線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此外,目前國內還有其他七所高職院校開設了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
學院設置本專業已有7年的歷史📎👨🏽🔧,累計為民航培養了120名畢業生。現有在校學生260人💇🏿,近3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95%🙅🏽。
學院有著深厚的行業背景,擁有良好的實驗實訓硬件條件🚶🏻♀️,必一体育登录通過學院自籌及校企合作等模式,完成民航特種車輛維修專業實訓室的建設👩🏻✈️,實習、實訓設備齊全,功能完整,各類工具、量具及實訓器材與航空公司要求一致🐟,擁有全套汽車維修教學設備以及多輛實訓用民航特種車輛🦶🏽,各類汽修教學儀器及其基礎類實訓設備總價值約400萬元👨🏼⚖️。學院機務工程訓練中心建築面積達七千多平方米🍞,包含了汽車發動機維修、汽車底盤維修、民航特種車輛維修等實訓室。
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現有專任教師6名。其中:副教授1名🚢🫰🏼,講師2名,“雙師型”教師2名,有2名教師持有民航特種車輛操作工證書和考評員證書。本專業還聘請了具有豐富實踐和管理經驗的大型民航企業管理人員和獲得“上海工匠”稱號的技能大師作為兼職教師。
本專業現建有:汽車發動機維修實訓室♦︎😏、汽車底盤維修實訓室👻、汽車電氣維修實訓室🩳🚥、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室、一站式多媒體汽車維修實訓室🖖🏿、電動汽車汽車維修實訓室、航空地面設備操作模擬(VR)實訓室❤️🔥、民航特種車輛操作實訓室,有飛機客梯車一輛和總價值400萬的各類實訓設備、工具。
(二)專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分析
(1)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屬新興專業🙋🏻♀️。至2020年,全國共7所高職院校開設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由於專業發展較晚,眾多核心課程無公開出版的專用教材,需進行教學內容的深化改革,加強與生產實際的聯系,自力更生編寫高質量、有特色的專用教材。
(2)教學內容與航空維修技術發展的要求存在差距
近年🔼,航空地面設備開啟了以電動化🚶🏻♂️➡️、智能化為主的變革🚣🏿♂️。航空地面設備主要指各類民航特種車輛👨🏫,近年來汽車行業開啟了新能源化浪潮,而由於充電方便🧔🏼♂️、沒有行駛裏程製約等原因🧎🏻♀️➡️,航空地面設備的電動化遠比民用汽車的新能源化更快、更徹底。此外,智能化🧓🏼、網絡化是航空地面設備的另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智能感應😋、智能定位🛂、自動行駛、自動操作等技術將大幅提高航空地面設備的運行安全。
目前,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尚未開展電動汽車實訓教學,也沒有開設智能化相關課程,不能滿足行業快速變化的人才需求。所以🧿🧛🏻,專業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還不能完全適應航空維修業發展的要求;實訓項目與航空地面設備維修的項目也有一定的差異,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還不夠緊密;產學結合、工學結合的問題和矛盾在管理機製🧑🏽🚀🙅♀️、時間調配👯♂️、質量控製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
(3)師資隊伍建設仍然跟不上專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高職教育的特色是註重學生基本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強調崗位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對師資隊伍結構的要求有其特殊性🫴。雖然🙇🏽♀️👨🍼,必一体育重視“雙師”結構和“雙師”素質師資隊伍的建設💅🏻,2020年聘請了某大型民航企業的管理人員為必一体育外聘教授,但數量仍然遠遠不足。對現有教師,在“雙師素質”和“雙師結構”的培養上☝️,還缺乏有效的製度保障和激勵機製👆🏻,加上現有教師的教學任務較重🖕🏿,到企業實習、培訓的力度還有待加強🧚🏿。對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培養力度還顯不夠,能夠適應高職教育的專家型、大師級的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製約著本專業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此外🪽,航空地面設備電動化🗯、智能化對教師提出了新的知識、能力要求🏃🏻♀️,教師們現有知識和能力結構還有所欠缺,需通過培訓和學習來提高👈。
(4)教學實訓實習設備不能完全滿足實訓教學的需要
由於航空地面設備種類多、價格昂貴🧱🏋🏽♀️,不可能購買所有種類的航空地面設備用於實訓,所以近年從有關民航企業租賃了報廢的航空地面設備用於教學。但是這些設備無論在數量和種類上還不能完全滿足本專業校內實訓教學的要求💁🏼♂️,需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三維虛擬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實訓。
三🚣🏼♂️、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依托必一体育培養綜合民航應用型人才的優勢🤷🏿♂️,立足上海、服務長三角經濟區,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求🖐🏽🚶🏻♀️➡️,精心打造“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品牌🪿。
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為👨🦳: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課程建設為核心🙆🏻♀️。
(二)專業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是🫲🏿:通過三年建設,全面提升專業綜合實力,將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建成產教深度融合📂,具備國內一流標準、一流師資、一流裝備、一流服務能力的航空維修特色專業👰,成為國內航空地面設備維修人才培養基地👇🏽。
具體目標是:
(1)創新“雙主體育人”體製機製,開拓“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完善產教融合製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專業課程對接航空地面設備維修職業資格標準,根據崗位能力分析,重構課程結構體系,使培養的學生在知識👩🏿🌾、能力和職業素養上更貼近行業和崗位的需求。
(3)將德育教育、職業素養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建立德育目標並滲透德育元素專業課程的覆蓋面達到100%🏋🏻♀️,註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揮🥃,關註學生成長成才。
(4)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雙師型”教師占比達到60%以上。
(5)建設具有真實職場氛圍🙇🏻♂️、設備先進👧🏿👳♂️、充分滿足教學需要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實訓基地裝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6)以專家指導委員會為平臺,大力開展校企合作。
四、專業建設主要內容與預期效果
(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以上海民航企業為合作對象,嘗試開拓“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人才培養規律,探討在本專業開展現代學徒製試點的可行性方案。
創新校企合作共建專業機製🍞,搭建職業培訓中心,校企共同製定人才培養方案🏃🏻♂️、聯合開展培訓項目👩🏿,充分發揮本專業的教學資源優勢,聯合企業建立集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人員職前職後培養、維修技術研發於一體的校企共建共享的航空地面設備維修📨、操作培訓中心🫁。
利用本專業現有的專業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開展專業建設、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研討🧂。開展企業調研,對現有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典型工作任務、課程模塊🤾🏽♂️、教學進程🏊🏻♂️、課程教學標準等進行優化升級,最終形成基於航空地面設備維修行業標準的人才培養方案。
適應產教融合和個性化成才的要求,建立學分製度🧑🏻🏫、選課製度、彈性學製,開設專業選修課程不少於10門。
嘗試建立“現代學徒製”🎽,專業教學“回歸職場”,學生在工作現場學習課時不少於50%。
(二)教學改革
(1)探索將具有行業標準的航空地面設備操作員和航空油料飛機加油員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引入本專業的理論和實訓教學中,在實訓課程中試行16人一組的小班化教學𓀏,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開展校內專任教師與校外行業企業高技能水平兼職教師共同講授一門課程的試點,增加企業兼職教師在本專業中授課的比例🤸♂️。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創新課堂教學😄,建設校園網絡👩🏽⚕️,構築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及交流平臺。積極開展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逐步完成專業核心課程院級精品課程全覆蓋。至2020年🧑🏿💻,建成體現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崗位要求、促進學生航空地面設備維修能力培養的3門優質核心課程及課程標準🧔🏽♀️。
(2)統籌規劃和建設緊密結合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實際、具有高職特色的教材體系🈚️。規劃完成教材編寫5本🍦,其中與企業合作編寫1本🧙🏻♂️,至2020年已完成4本教材的編寫,其中公開出版一本、編寫校本教材3本。計劃到2023年再公開出版兩本教材👨🏼🏭,徹底解決教材缺乏的問題。
(3)根據職業資格證書考試題庫建立的專業理論和實訓課程考試題庫。針對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崗位要求,強化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改革傳統教學評價方式🍆🏐,將行業現有職業資格的培訓、成績考核評定模式引入教學,改革專業核心課程和實踐課程的成績評定方法,突出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的考核。
(4)加深校企合作,在同行院校中率先製定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教學標準🤮⛹🏻♂️,明確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的理論課程標準和考核標準,明確專業技能清單和人才培養實施過程🧘🏿♀️🤦🏼。
(三)教學團隊建設
進一步完善學院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選拔聘用製度🧛♂️,激發教學團隊活力,促進專業帶頭人提升專業水平🦅,擴大行業影響力👱♀️,探索“學歷提升+專業技能培訓+企業實踐”的師資培養方法,建立一批師資培訓和實踐基地,形成專業教師每五年下企業實踐半年的機製🫵🏽,提高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和雙師比例🤨𓀚。加強教研室基層教學組織創新與管理改革,充分發揮基層教學組織在教學改革、教師發展中的作用。
以“引進一批(雙師型)🫃🏻、培養一批(青年骨幹)🥿、外聘一批(企業兼職)”為本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方略👃🏻,積極調整本專業教學團隊的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尤其是加強35歲至45歲之間具有高級職稱、高級技能教師和具有行業背景教師的補充📕。與此同時,積極加強兼職、外聘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從社會聘用或與民航等一線企業合作的形式,廣泛吸引企事業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有特殊技能又具有實踐經驗的人才來校參與教學。具體建設舉措如下🥺:
(1)培養。一方面,按照師資隊伍建設規劃🌦,鼓勵或選派年輕教師到省內外各類大學進行學歷提升或專業(重點為電動汽車方面)進修;另一方面,創造有利於“雙師型”教師隊伍形成的物質條件與環境,每年選派1~2名專業教師到知名的航空地面設備相關進行業務培訓🧎🏻♀️;鼓勵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提高實踐技能,每年安排1~2名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習,實習時間通常不低於半年👩🏻💻。通過搭臺子,壓擔子🧑🏻🍳,促進教師盡快向“雙師型”隊伍過渡🥁。
(2)引進。繼續從企業引進專業人才,把切實了解企業對高職人才的需求,又熟悉企業的生產設備和技術,熟悉崗位工作要求的高級技術人才以及能工巧匠充實到教師隊伍中💪🏿。到2023年,計劃引進企業骨幹技術人才1名(有航空地面設備的維修和維修管理經驗)。
(3)建立有激勵機製的人事管理製度和科學的教職員工考核評價體系。以專業技術職務和崗位聘任為重點🏎,加快人事管理製度改革;從製度上、政策上向“雙師型”教師、骨幹青年教師傾斜🏋🏿♀️。註重全體教職員工的能力和素質培養👩🏿🍳🆘,完善培訓製度和考核製度🔌,定期對教職員工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進行考核。
(4)聘用企業兼職教師🤽🏿♀️。
(5)2023年向上海市教委申報成立陶亞輝技能大師工作室,已有2位教師成為該工作室的學員。隨著工作室帶教工作的正式開展,必將對教師能力提升和實訓教學水平的提高帶來顯著影響。
通過3年的建設期🚠,力爭使本專業的教學團隊升至上海市市級教學團隊⛹🏽♀️。
(四)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要結合學院以及本專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適應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先進技術發展,建設與本專業新的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相匹配的實驗實訓室,將本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成集虛擬仿真實訓和真實維修實訓相結合⬜️🤵🏼、校內和校外實訓相結合的具有行業先進水平的實訓基地🙇🏿♀️,成為國內一流的航空地面設備維修人員培養和訓練的基地。既要滿足產學研結合育人的需要,又能利用其技術、設備、人才的優勢👳♀️,服務地方與行業🧑🏼💻,在企業與社會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教師培訓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同時,強化實踐教學軟件建設,開發適合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崗位實際的技能訓練項目,擴充完善校外實習基地,特別是加強校外實習的管理和質量的監控等。具體建設內容如下:
嚴格按照專業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需要,建設航空地面設備維修特色專業實訓室。增加設備臺套數👩🏽🎨、實訓工位數,更新部分設備,引入企業退役航空地面設備📋,提高實訓的分組率和單個學生的實訓工時;積極開發實訓課程項目、實訓項目工單、實訓評估單、實訓教材✹👩👩👧👦,加強實訓教學內涵建設;加強校企合作,與上海國際機場地服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建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基礎實訓基地👰🏿。
(五)科研項目建設
積極申報科研項目🌷。科研項目在新專業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推進新專業和學科建設的著力點,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戰略路徑,是實施教育教學改革的有力平臺◻️,是樹立教師和學生的專業信心、營造新專業建設良好氛圍的重要舉措🦕。
2023年已完成民航局教育人才類項目——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教學標準和實訓平臺建設項目。該項目的建設內容包括:(1)開展了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教學標準編製工作;(2)建設了電動汽車維修實訓室🙅♀️;(3)建設了兩門理論課程資源庫🔑。
2025年將繼續申報智能網聯汽車實訓室建設項目和陶亞輝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將采購智能網聯汽車實訓設備並建設相關維修實訓室🪷,確保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緊跟航空地面設備全面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化的發展形勢😠。
(六)學生成長與發展
加強學生德育教育和當代民航精神教育、大國工匠精神教育🧑🏻🦰,將專業教育融入職業精神教育,關註學生成長與發展🐵,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導🙁,提高就業質量🫄🏼,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定期開展第三方評價,每年向社會發布就業質量報告。做好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養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開設創新創業教育選修課程並在教學中註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學生在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全國和上海市高職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高等級獎項🛷,學生參與比例高。
探索建立“大德育教育體系”,100%的專業課程建立德育目標並滲透德育元素,專業課程德育重點建設項目達到10門以上。
(七)社會服務能力
加強校企合作👆,通過企業員工技能培訓、校企共建培訓項目👳🏽、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等方式🦸🏿,不斷提升行業服務能力🕵️。
(八)學生發展規模
在學生發展規模方面,考慮到本專業現有招生規模和長三角就業市場規模,本著適度發展的原則,在未來四年本專業的招生規模將基本保持現有規模,而著力把航空地面設備專業向航油方面拓展建設,將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建成專業口徑寬💏、專業適應面廣的特色專業🎣。
五、專業建設的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1)加強對專業建設工作的領導
作為學院的新興建設專業,學院領導應高度重視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的建設工作,系(部)製訂詳細專業建設規劃🧑🏽⚖️,教研室製訂專業建設實施計劃🙏🏼🐻,以加強對專業建設工作的領導和實施督促工作🏖💁♂️。
2)實施專業建設的立項製度,強化專業建設的管理
建立專業建設的評估與檢查製度,定期檢查專業建設的進展情況,並配套相應的激勵措施,形成有效的競爭機製🐂。
(二)專業基礎能力建設方面的保障措施
1)加強宏觀調控☁️,加大專業建設專項經費的投入
學院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強宏觀調控,整體上把握專業建設方案🐪🎸。加強對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建設的投入,包括硬件投入與軟件投入🧑🏿⚖️,特別是專項建設經費的投入和相關政策的配套。專業建設的投入包括基礎實訓室、專業實訓室🥷🏿、校內外實習基地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同時包括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專業教學改革的投入。現已成功完成民航局教育人才類項目一個,並已完成電動汽車維修實訓室的建設工作💘👩🏿🦲。
2)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完善專業帶頭人🔅、專業骨幹教師的選拔和聘用製度,以形成知識結構合理、梯隊明顯,具有發展潛力的師資隊伍為目標,鼓勵教師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專業技能水平與科研能力。
強化中青年專業帶頭人和專業骨幹隊伍建設🍄,設立師資培養專項經費🕡,加大學術梯隊的培養與引進力度;完善企業特聘教師製度🙆🏿;抓緊抓好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和專業後備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工作🦐。
航空地面設備維修專業將借助學院浦東新校區的基本辦學條件提升優勢以及長三角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的發展機遇,依托上海和華東地區豐富的民航運輸和維修資源,把握我國民航業蓬勃發展的機遇,以先進的辦學理念、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方案🏬、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把本專業建成全國領先、業內知名的專業,發揮專業的示範作用,促進校企合作與擴大就業相輔相成。